導言

  大天后宮由南明寧靖王府改建而來,位置坐東朝西,即是迎向原明朝疆土。歷經多次整修,尚存古樸風貌,是臺灣唯一的明代王府建築遺制。

  主殿擁有四進建築,面寬三開間,進深則包括三川門、拜殿、正殿、後殿四部分,級級升高,一進比一進雄偉。主殿右側建築依序為門廳、三寶殿及觀音殿 ,主殿左側則有梳妝樓 。

  大天后宮之石刻多半集中於三川門,門前石階雕有「螭虎吞腳」龍首裝飾,石階旁則為兩隻道光年間青斗石獅。拾級而上,一對觀音山石雕成之龍柱矗立,兩側則為「龍唫」、「虎嘯」壁雕,上方各飾以五隻飛翔蝙蝠,寓意「五福臨門」,下方飾以共八匹駿馬,寓意「人才濟濟」。抱鼓石 鼓面雕刻螺紋,下方雕飾靈芝仙草,兩側雕飾雲松仙鶴。中港門側裙堵 雕刻「麒麟回首」,有制煞之作用;小港門 側裙堵刻「夔龍相望」,拱衛水仙花(喻媽祖為水神)。三座門楣上,共有六隻「螭虎門簪」來固定門斗。各項石雕作工精細,可堪細品。

  三川門上飾有門釘,此乃官廟、帝后神格方得為之,凸顯大天后宮及媽祖地位。門內兩側牆上彩繪以民間故事為主,由知名彩繪匠師陳玉峰繪成。結構部分,採「四點金 」架構,基礎穩固,外圍之副點柱 為八角石柱,四點金柱於內側為圓柱,代表外方內圓,寓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之道理。承托的斗栱 形狀不一,各異其趣,如門上方的三層牌樓斗拱,底層有蓮花斗抱 ,步通 上則有象徵「官祿相傳」的獅座或鼻捲紅丹花、意謂「富貴有象」的象座。步通下方的員光 ,雕有歷史演義故事等。鞏固樑柱、防止位移的雀替(俗稱「插角」),亦有多種造型,四點金柱上的雀替,即為飛魚造型。

  三川門與拜殿之間由過水廊(即兩側廊道)連接,中間為一透天中庭(即外丹墀),中庭置放一大香爐。兩壁除彩繪外,尚有仿宋儒朱熹墨寶之「忠、孝、節、義」四字。拜殿前踏垛中央,順著踏垛坡度斜舖著巨石雕刻,稱為「御路」或「螭蜌」,為南明遺物。拜殿前廊有同為南明時期石刻龍柱一對,柱頭雕蓮紋,下方六角柱礎 ,每面皆雕花草鳥獸圖案。

  拜殿寬三間,屋頂為所謂「重簷歇山式」構造,屋架為「捲棚式」,同樣以四點金柱撐起,前後四簷各有「憨番擎大杉」之木雕。知名傳統建築專家李乾朗曾如此描述拜殿結構:「採用十架捲棚棟架,下檐雙步,架內二通二瓜,大通下置隔架斗拱兩朵,側坡下檐自此伸出,而上檐角柱與下檐金柱重合,結構合理,比例優美,在臺灣並不多見。」拜殿兩側除同樣有陳玉峰之彩繪外,施琅之平臺紀略碑、重修天后宮碑、靖海將軍施公功德碑、重興大天后宮碑分立左右,其中康熙24年(1685年)所立之平臺紀略碑為年代最古之石碑。

  從拜殿踏上七臺階便是正殿,二者以螭庭(即天井)間隔。正殿為「硬山式」屋頂,四點金架構,臺基以懸空法施作,鎮殿媽祖座於井上,金面神像為2005年修復而成。臺基座下方嵌有四個螭首,雙眼圓睜,口中含珠,線條拙古,為王府遺物,部份可看出重修之跡。正殿半浮雕龍柱為清朝道光年間之青斗石雕,與拜殿、三川殿之龍柱分別代表三個不同時代之作品。媽祖左右兩側置有宮女塑像,彰顯后妃地位;前有千里眼、順風耳大型塑像;左右小港陪祀四海龍王與水仙尊王,均是與海、水有關的神祗;正殿後方──即神龕背後,則祀奉三官大帝。

  後殿本為寧靖王之齋房,傳說寧靖王和五妃即自縊於此。現奉祀聖父母、兄姊、寧靖王捨宅、知府蔣元樞、南路營成城將軍、歷代開山住持等牌位。右側廂房祀福德正神及月老,左側廂房祀註生娘娘、臨水夫人。






服務提籃
結緣品